2011年6月27日 星期一

單車騎跡─羅馬公路(2011/6/26)


連假的最後一天,一波多折的練車計劃,在米雷走後,終於能順利成行,因有車友的前車之鑑,故在出門前先把胎壓打足,早上7點半到體育場,車友已等候多時,出發後走新埔、關西到羅馬公路入口的超商,超商前已聚集了各地的車友,不過以重機居多,單車反而成了少數,在在顯示了單車熱的退燒;今天決定走順時針方向,從龍潭方向前進,由上線收費站進入石門水庫,已有許久未來,水庫道路綠蔭夾道,走起來就是─舒服,可惜就是短了點,過石門大壩,見水庫內一片清澈,前兩天的米雷大概為水庫帶來不少進賬,續行過阿姆坪,太陽愈來愈熱情,一再考驗我們的體力和毅力,絕不輕言放棄的我們,通過了陽光和角板山的考驗,爬上了今天的第二個高點─角板山,在此休息及補給,經過研商之後,決定今日就略過東眼山,改天準備更充分時再來造訪,過復興吊橋上羅浮,終於到了今天的重頭戲─羅馬公路。
   在台灣北部的單車聖地、單車族必訪的經點路線,在入口也不可免俗的留影一番,到此一遊,而羅馬公路也絲毫沒有冷落他的訪客,一見面就用連續陡坡招呼者,而我們先前已經過了石門水庫的洗禮,加上熱情的太陽加持,在幾乎力氣放盡之際,上到了今天的第二個高點─後山咖啡,上了瞭望台,看山看水,整個石門水庫盡收眼底,直看到店家來趕人了才離開,續行經奎輝、長興、高遶等原汁原味的原住民部落,扺達今天的最高點─塔那咖啡,在此等候車友到齊後,再一路滑向關西,到了羅馬公路的入口超商,稍事整理後回到今天的出發點,總計騎乘118公里,早上7:00出門,17:00回到家也破了我騎羅馬公路的最長時間記錄。

2011年6月18日 星期六

三分隊自強活動─後慈湖(2011/6/14)


本分隊的自強活動在停辦了幾年後,今年在分隊長〝大雄〞的積極規劃和Angelia Chiu熱心奔走籌辦之下,終於成行。

   一早來到了集合地點─慈湖,已有多年未來,慈湖經正名為兩蔣文化園區後,再由觀光局積極經營改造,加上近日來陸客增多後,慈湖的面貌已大異從前。大家集合稍事整理之後,坐上接駁車,三分鐘到達,在舊百吉隧道口下車,開始4、2公里的後慈湖探秘之行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些碉堡和廢棄的衛兵哨所,展現出一片肅殺之氣,在戒嚴時期誤闖不知是否會被就地正法;續行看見青綠的楓樹,春意盎然後慈湖林相以樟樹和肖楠為主,還可以看到很多在樹幹上排排站的山蘇,一路上蟲叫鳥鳴 還會看到許多的昆蟲以及蝴蝶,終於,後慈湖的第一類接觸,或許因為有管制的關係 鮮少有人來,後慈湖裡面保留了許多原始生態的景色,平靜的湖水,並沒有因為我們帶到來的喧鬧而攪亂,隨著微風吹徐,片片漣漪,讓湖中的倒影,多了朦朧的美。這,就是後慈湖!讓人發出一聲「哇!」的讚嘆,後慈湖盡入眼簾!雖無一望無際的氣勢,但確有沈穩低調的內斂。

逛完環湖步道後,參觀後慈湖建築的行程開始,整個後慈湖共有六棟建築,除了一棟在慈湖陵寢後方外,另外五棟都在湖邊,這五棟建築分別以15號為名,其作用分別是「五院院長的招待所」、「總統府秘書長辦公室」、「總統府參軍長辦公室」、「總統府副秘書長辦公室」,以及「警衛人員駐守之用」,在開放觀光後,五棟建築分別改建為功能不同的展示功能。
   由於時間控制得宜,後後慈湖出來,在陵寢前恰巧趕上衛兵的交接,看儀隊熟稔的技巧,規則的動作及認真的態度,為今天的慈湖行加分不少。離開慈湖後全員前往富田花園農場享用午餐,是屬於一種居家菜餚為主,雖無高檔食材,但相當可口。餐後大伙續往下一目標,我因另有他事,故先行離開,不過對我來說,這已是豐盛的行程,讓我們過了充實的一天,再次的感謝為這趟行程盡心盡力的大德,有你們真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