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/8
日前在FB上哈啦一番,以玩笑的方式、相約出遊、 竟能成行(就是和自己的姐妹們啦),而且我是在飛鳳山上被叫回來的。
出發總要有個方向、先到今天原本就預定要前往的地方,北埔(劉家小館)用完午餐,再接續其他的行程,已有多日未來、店內依舊坐無虛席、生意興隆,所以說、只要料好實在,藉由口耳相傳和近來網路的力量,顧客自然源源不絕。
路過內灣、連續兩天來到這裡、在今天的上班日,人潮明顯的少了許多,尖石大橋過後,竹60縣道順著山勢、灣延而上、沿路鋪設非常平整,有點後悔昨日單車沒有騎上這段路;偶一回頭那羅、尖石已在腳下,再前行新竹、台灣海峽盡收眼底,行至宇老,後山的各部落點綴在群山峻嶺間,美是很美,但是為了這些部落安全、與交通順暢所付出的代價,是否符合比例?部落的居住又安全了嗎?真的需要重新思考。
由於天氣不作美,在山上但見雲霧陣陣飄來,雖然有一種靈性之美,但是雲霧也遮掩了聖稜,致使我們無緣見識到大霸的峻和次高山的秀麗;再往前到秀巒時,忽然下起了大雨,望著河床上的溫泉,無法親近,只好回頭,也為今日的後山行劃下句點。
後記:回程在田埔部落,發現農民下忙著採收番茄,為了促進後山的經濟,採購了兩箱,由於我們太信任原住民了,未曾開箱檢查,回家後發現,除了番茄個頭超小之外,還有過熟等情形,也算是為我們上了一課。
8/9
玩出癮來了,非把新竹後山走遍不可,今天提早出發,走在東西向快速道路時,連五指山都隱藏在雲霧裡,似乎在預告今天不會是一個好天氣,在竹東整補後,進入山區,直奔今天的目地─觀霧,一行路來,感覺上就是山高水長,沒有什麼河階地,因此在景觀上和尖石方向大異其趣,到桃山(以前辦理入山證的地方)欲辦理入山申請時,被當地員警冷漠的數落,才知現入山申請已更改地點,該員大概還沒有吃到虧,才會有如此官僚態度;過清泉在土場前新建妥一遊客中心,為新的入山許可申辦處,來到土場,納莉風災催殘後、所留下的傷痕猶歷歷在目,人是永遠無法勝天的,學習如何和大自然和平相處,成為我們今日最大的課題。
車過清泉、進入大鹿林道的範疇,林道開始急遽的爬昇,隨著兩旁林相的更替,我們知道觀霧近了,形同半荒廢的觀霧山莊,山莊前遠眺壯碩的聖稜依舊,山莊旁栽植的樹林花卉依舊艷麗,搭配頹棄的山莊,著實讓人心痛,這大概又是件雙頭馬車政策下的犧牲品。
大鹿林道東線是大霸尖山登山歩道的起點,今天不爬山,只到歩道口瀏覽一番;回程轉進雪霸農場,在一群山峻嶺中平台上,農場主人經過多年的努力,刻意雕琢的綠色山莊,但在商業化的考量下,也失去了許多其原有的面貌。
出大鹿林道,在清泉拜訪了張學良故居,經由掛圖和影片的解說,讓人彷彿走進了時光隧道,重新檢視了一段近代史,也對諸多歷史事件中的各個人物,其間的恩怨情仇,有深一層的認識,今日的行程就在清泉的溫泉泡腳池中,劃下句點。
後記:親愛的姊姊妹妹們,經過了這兩日的同遊,我終於知道,羅馬不是一天違成的,也許妳們覺得能走的絕對不跑、…、能躺的絕對不座、是善待自己的方式,而認為我們去爬山、健行、跑歩是折磨自己,為什麼不換一個角度想想,當我們把運動變成一種習慣、變成生活的一部分時,我們是在享受運動,瘦身只是在享受後所附加的一種收穫,何樂不為,尤其是大小姐,妳是我以前常會在朋友面前誇說“不會老的女人”,多愛自己一點吧!